Blog

Home中文博客警惕肠癌年轻化

警惕肠癌年轻化

据中国肿瘤年报显示,我国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因大肠癌而死。

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,其中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。中国大肠癌(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)发病率连年“走高”。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13至16万人,死亡人数约为6至9万人。

上个月有新闻报道,一位一周至少5天吃烧烤的30岁男士,就医时被查出肠癌晚期。其实在半年前,他就有便血症状,但自认为是痔疮就没太在意,等感觉不放心才去就医时,情况已经不容乐观。

3月初也有报道,一位32岁的女士因为腹痛难忍入院,却最终被诊断为肠癌晚期。除平时饮食不规律外,5年前自己腹部开始出现偶尔疼痛和大便隐血都未被重视,最终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。

经常出现肚子疼或者不舒服的情况,如果不能及时治疗,很容易影响我们的肠道健康引起癌细胞滋生,导致肠癌!

而近年来,肠癌已经有年轻化的趋势,饮食不规律、饮食结构简单、喜辛辣油腻、久坐、运动量低、不重视体检、忽略可疑症状……这些情况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都很常见。

而且由于年轻上班族对身体异常相对没那么警觉,容易抱侥幸心理,不少患者在就医检查时,往往已经病情严重了。

根据国际抗癌联盟资料显示,结肠癌位居高发癌症第三!

其余是肺癌、乳腺癌、前列腺癌、胃癌。

近20年,结肠癌呈现年轻化、发病率和死亡率“三线”走高的趋势。

该病发生在我们的结肠部位(就是大肠),高发年龄一般在30~50岁间,且更偏向于那些长期抽烟、喝酒的男性,三餐不规律,长期的熬夜,再加上紧绷的情绪,都是致命的因素!

肠癌有什么症状?

  1. 排便出现异常

早期可能会出现腹泻、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。

结肠癌患者除了便频外,还有排便不尽感,最初发生在清晨起床后,逐渐增多,每日数次或10多次,甚至夜间也大便数次。

2. 腹部出现肿块

大约有半数的肠癌患者会出现腹部包块,这是肿瘤肠网膜及周围组织粘结引起的肿块,性质不规则,有一定的活动度。而在肠癌晚期由于肿瘤的浸润程度肿块可能会难以活动。

以为自己只是长胖了肚子大?小心是肠癌的症状哦!

早期患者还会常见左下腹痛,呈间歇性隐痛,到了晚期则变为持续性疼痛,呈阵发性且逐渐加重。

3. 出现便血

便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,也是结肠癌的一种早期症状之一。排便时有明显出血,量少且伴有黏液。这种便血多为鲜红或暗红色,与大便不相混,这时应当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和化验。

如何防“癌”于未然?

预防肠癌从现在开始。

但并非能保证百分不中招,早发现+早治疗非常关键,定期检查很重要。

通过筛查,临床上可以发现约39%的早期结肠癌,及时治疗能有较理想的结果。

同时,日常生活还应做到“养肠四点”:

  1. 多喝水,预防便秘

喝水好处多,少喝饮料,年轻人因喝水少引起便秘的很多。

建议每天白天喝水在1500毫升以上。喝水时,“细水长流”勤喝、慢喝、小口喝更有助于身体吸收。

2. 补充益生元

益生元有滋养好菌,抑制坏菌,平衡肠道菌群的作用,有助于预防结肠癌。

富含益生元的食物有:韭菜,大蒜,香蕉,洋葱,牛蒡,雪莲果,菊粉等,其中雪莲果中天然益生元的含量最多。

有大量的试验证明雪莲果对大肠癌的预防及抑制效果:

  • 抑制癌细胞增殖
  • 减少肿瘤前病变
  • 促进有益菌的增长,显着改善结肠内菌群的平衡
  • 改善大肠癌免疫参数

参考文献:

Yacon-derived Fructooligosaccharides Improves the Immune Parameters in the Mouse

Prebiotic effect of yacon on intestinal mucosa using a mouse model

3. 补充膳食纤维

膳食纤维对调节肠道菌群,保持肠道健康意义重大!

膳食纤维包括两种,一种是可溶性膳食纤维,来自于豆类、水果,能够吸收水分,改善腹泻;形成类似果冻的胶状物,增加食物的体积,有效减轻饥饿感。

另一种是不溶性膳食纤维,来源于全谷物及一些高纤维含量丰富的蔬菜中,可以增加便便的体积和湿度,改善便秘。

4. 适量的运动

经常运动,可以让胃肠蠕动变快,及时排便,避免粪便中的有毒物质累积吸收,不但对肠道健康的意义重大,对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、免疫力、心情改善等多种健康因素都是非常高的!

因此,想要肠道健康,更加舒心,要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,每日运动保持在30分钟以上。